
主持人,你好。我有一个5岁大的孩子,小名叫毛毛。从去年开始,我和毛毛的爸爸因为工作缘故,就经常把毛毛寄放在婆婆家。不久前,幼儿园老师就告诉我毛毛在课堂上经常和其他小朋友跑来跑去,但家婆说毛毛在她的家很乖。现在因疫情关系,我居家工作,工作之余我都在照顾他。
我发现到他很容易分心,很多时候我和他说话他都不回答我。有时候辅导他作业时,他老是注意力不集中,一直转来转去。吃饭时也一样,哪怕是他喜欢的事物也坐不住似的一直扭来扭去。对于我的发现,我的家人不但不以为然,还觉得小孩天性顽皮,只是脾气坏了点。
我想带他到专业医生看看,可家婆认为我疑神疑鬼,还觉得我这样的举动会吓坏孩子。主持人,你能跟我解释一些关于动儿的资讯吗?好让我可以更确定自己的想法、不那么担心害怕。如果是他真的是过动儿,那我该怎么继续生活啊!
米妈妈
最常见儿童神经发展障碍.2大特征判断过动症
米妈妈,
感谢您的来信。从您的信件,我感受到一位母亲的伟大付出,居家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孩子的生活起居,真的是很不容易!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,我知道您比其他人更关心毛毛的情况。但我还是希望米妈妈不要太着急,以免过于关心则生乱,影响了和家婆的感情。米妈妈想要了解的过动症,让我跟您分享一些资讯供参考。
成年后自然痊愈
过动症,学名为“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”(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activity Disorder, ADHD),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神经发展障碍,一种因儿童脑部化学物无法正常操作而导致的疾病。通常过动儿12岁前会被诊断,经过治疗并在成年后自然痊愈。
一般过动症儿童无法持续集中注意力,行为冲动及过度活跃于其他同龄孩子。他们常被贴上“不听话的孩子”、“行为不端正”的标签,导致一些过动症儿童因漏诊耽误了治疗,到成年后影响个人生活。
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(APA)在2013年推出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(DSM-V)显示,ADHD最主要的2大特征就是注意力缺陷症状或过动症状。
A. 注意力缺陷症状
- 常粗心地在学业或其他活动中遗漏细节导致犯错
- 难以在活动中维持注意力
- 经常没有在听别人讲话
- 常不按照指示执行任务,无法及时完成学业
- 难以组织任务和活动,难以将物品整理有序
- 常回避、厌恶或不愿意从事需要精神上持续努力的任务、学校或家庭作业
- 常丢失任务或活动所需的东西,如铅笔、书
- 常容易被外来刺激分散注意力
- 常在日常活动中忘记事情
B. 过动症症状
- 常手脚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动
- 常在需要保持原位的情况下离开座位
- 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动或攀爬
- 常无法安静地玩耍
- 常“忙个不停”,好像“被发动机驱动着”
- 常讲话过多
- 常在还没提问或讲完之前就把答案脱口而出
- 难以排队等候轮到他或她
- 常打断或侵扰他人,如插手他人谈话、游戏或活动;未经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使用别人的东西
有些过动症儿童主要表现注意力缺乏型(在过去六个月只符合A症状),另有的过动症儿童主要表现为多动(过去6个月只符合B症状),有些过动儿则是综合症(过去6个月内同时符合以上A和B症状)。
米妈妈,你可以找专业医生加以诊断;到儿童辅导诊所或私人教育心理医生询问更多资讯。
耐心同理心支持 照顾过动儿法宝
米妈妈,我理解毛毛的举动会令您失望和沮丧,但他并非故意惹您生气。他也想安静地坐着,也想做好你所交代的每一件事。你可以在他失控时拍拍他肩膀、牵他的手或拥抱他,让他冷静下来。
如果米妈妈发现毛毛的行为举止,并不符合以上的诊断标准,或者经过专家诊断证实他并没有患上过动症,那你可以用其他方法去了解他的行为。我建议你去向老师理解毛毛平日在幼稚园的情况,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偷偷观察毛毛在幼稚园的行为举止,看看毛毛是怎么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相处。
米妈妈也可以观察毛毛在家婆家的行为举止,看他是否只是在家里表现怪异状况,从中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。你也可以引导毛毛说出自己的情绪,因为孩子往往会通过情绪的呈现表达自己的需求,了解他真正的需要,再好好跟他沟通并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另外,你可以具体的给予毛毛指示,比如花数个月的时间专一的教导一个原则或一件事,尽量不要一次交代他许多件事或许多任务。因为他的思想很可能会混乱,无法专注那么多事情。你所给的指示尽量简短,例如“做完3道数学题才可以去玩”。如果他完成了指示,你可以给予他鼓励,让他知道他有进步而重拾信心。父母的耐心、同理心和支持是照顾过动儿的法宝哦。你可以和家人商讨轮流看顾毛毛,免得你将精力全集中在他身上而忽略了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。
我相信你会尽心尽力去爱护和陪伴毛毛一起成长。祝福您!
倾听你辅导信箱主持人